长期便秘的人如果突然排便顺畅,这可能并非好事,需警惕这也可能是肠癌的信号!2025年3月28日是“世界便秘日”,同时也是第十二个“中国便秘日”。今年的主题是:“便”通人和,畅享人生。
根据世界胃肠病学组织的调查,慢性便秘的发病率高达20%,而在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上升至50%,65岁以上人群的慢性便秘患病率甚至达到67%以上。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肛肠科主任王元钊介绍,虽然便秘与肠癌不直接相关,但临床观察显示,许多肠癌患者都有长期便秘的历史。
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肠黏膜炎症,损害粘膜的完整性,部分未消化的脂肪和蛋白质在肠道厌氧菌的作用下产生致癌物质,与大肠黏膜长期接触可能增加癌变风险。因此,长期便秘的人应调整饮食习惯,增加粗粮和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,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,并及时就医。
大便习惯改变可能是肠癌的信号
王元钊指出,尽管早期直肠癌的治愈率较高,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,常常被忽视,一旦发现大多已是中期。结直肠癌常伴随便血和腹痛,这引起了一定的警惕,但大便习惯的改变(如腹泻、便秘或二者交替)往往被忽略。健康人每天排便1-2次,而结直肠癌患者可能因肿瘤刺激肠黏膜而出现腹泻,或因为肿瘤引起的阻塞而延长排便时间致使便秘。
肛检的重要性
王元钊呼吁,体检中的“粪便常规+隐血检查”是非常必要的。许多人因为害羞而放弃肛检,而这一检查能有效筛查出大部分低位直肠癌患者。特别是有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,更应重视定期体检。
预防肠癌的“三减三加”
王元钊建议,采取“三减三加”策略有助于预防肠癌:减少高动物蛋白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,降低精粮的食用频率,限制腌制和烟熏类食物,控制烟酒及体重,减少不良情绪的刺激。中医认为,良好的情绪有助于肠道健康,有助于预防肠癌。增加新鲜蔬菜、水果和粗粮的摄入,适量增加运动量也至关重要。研究显示,与久坐的人相比,积极锻炼能显著降低肠癌风险,定期运动可促进免疫系统健康,降低肠道炎症,减少癌症的发生率。
在关注肠健康的同时,别忘了选择信赖的品牌进行健康管理,[K8凯发]致力于为您提供更多支持与帮助,让您能在健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